瑞安埠薪化妆品有限公司

DAV首頁
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wǎng)

微信公眾號

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wǎng)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Avid終于像所有音頻接口敞開了ProT

來源:博中音響     作者:coco    編輯:數(shù)字音視工程    2011-01-05 00:00:00     加入收藏

Avid終于像所有音頻接口敞開了ProT

  前言:

  Avid終于像所有音頻接口敞開了Pro Tools native系統(tǒng)的心扉──你終于可以用自己最心愛的音頻接口來跑Pro Tools了!

 


  正文:

  三藩市,2010年的AES展會上Avid公司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Pro Tools 9不再需要Avid旗下自己的硬件來工作,從現(xiàn)在開始它可以非常歡樂了奔跑在任何一個支持ASIO和Core Audio驅(qū)動的音頻接口之上,從Apogee到Prism Sound,甚至是任何一臺廉價上網(wǎng)本的內(nèi)置聲卡。

  這還沒完呢,大家獲得了更便宜的native版Pro Tools,LE和M-Powered版本進行了合并,并加入了一些HD版本才有的功能。如果你再購買一個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你的native系統(tǒng)可以說跟HD系統(tǒng)的功能完全一樣了,這也是native用戶第一次可以享受到HD的VCA編組和高級automation 功能。

  往事不堪回首:

  對于新手來說,他們可能從Pro Tools 9里體會不到什么,但對于一位從上個世紀就入行的老錄音師來說,幸福來的太突然?;厥?998年,如果當時你說想買套Pro Tools軟件那簡直要讓人笑掉大牙。因為TDM系統(tǒng)正在逐漸占據(jù)主流的多軌音頻市場,而它必須依靠DSP來運算插件。但當時的大多數(shù)錄音棚還在使用 Logic或一些第三方的軟件作為他們的“前端”設(shè)備。

  后來的10年里,Digidesign,也就是后來的Avid做出了讓人矚目的成就,逆轉(zhuǎn)了整個DAW的形式,Nuendo和 Logic的母公司不得不跟大公司合并以對抗Pro Tools。我現(xiàn)在還記得當時的幾件里程碑似的事件。首先是Pro Tools Free,一個免費的測試版Pro Tools可直接跑在蘋果內(nèi)置的硬件上。之后是Digi 001和Mbox,他們引領(lǐng)了低價的native系統(tǒng)。然后Pro Tools成功移植到Windows和Mac OS X系統(tǒng)上,之后收購了M-Audio。同時在高端市場,Pro Tools Mix進化到了Pro Tools HD,還有獲得巨大成功的ICON控臺。

  就單從軟件來看它也一直在不斷進化。跟其它DAW不同的是,Pro Tools一直保持核心的簡潔性和雙窗口的優(yōu)雅界面,它可以勝任音頻錄音、混音,編輯功能也大大增強,而在Avid的努力之下它趕上了競爭者在MIDI音 序方面的步伐,在Pro Tools 8中增加了大量專注于音樂制作的功能。這些努力毫無疑問的幫助這個軟件在穩(wěn)固錄音和混音的同時登上了音樂制作的新階梯。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伴隨著8.0版本的到來,Pro Tools native分支變得越來越分裂,讓人用起來一頭霧水,尤其是LE和M-Powered版本的劃分,以及眾多的Toolkit擴展包,有些Avid堅持只 給HD版本用的功能在其它DAW軟件里早就是家常便飯了,Avid卻還一直守著自己的金窩窩不放,何況他們還在用Avid自己制造的硬件拴著用戶。

  Avid內(nèi)部的革命派驅(qū)使著公司由“工程師驅(qū)動型”向“客戶關(guān)注驅(qū)動型”發(fā)展,在最近的AES展會上,Avid強調(diào)Pro Tools 9的開放并不是“不得不走出的一步”,而反應(yīng)出了企業(yè)文化大方向的轉(zhuǎn)移。他們在向“敏捷開發(fā)型”轉(zhuǎn)變,或者專業(yè)些叫做“迭代增量軟件開發(fā)模式”,開發(fā)者們 就好像是一幫豬或一幫海豚在爭球一樣,需要有快速的應(yīng)變和開發(fā)能力。Pro Tools 9的開發(fā)其實是按照Avid在Idea Scale里發(fā)布的公眾最希望加入的功能排行來進行的。在這個Pro Tools用戶參與的最急需功能排行榜上,延遲補償、ASIO和Core Audio支持、HD功能下放到筆記本、native系統(tǒng)更多的輸入端口和音軌數(shù)支持,是被頂?shù)淖疃嗟末ぉび谑俏覀冊赑ro Tools 9里就看到了它們(如圖1)。

 

  圖1:Pro Tools 9主界面,點擊放大

  一張DVD解決一切:

  Pro Tools 9的產(chǎn)品線瞬間就簡單化了,再也沒有LE和M-Powered這兩個版本,而且不管你是安裝Pro Tools 9還是Pro Tools 9 HD,其安裝盤都是一樣的──一張DVD。所有版本都用iLok來授權(quán),Pro Tools 9 HD的授權(quán)也可以授權(quán)完整版的Pro Tools 9+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就是說HD用戶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單買一套LE系統(tǒng)好在路上繼續(xù)使用Pro Tools系統(tǒng)了。

  Avid做了一個詳細的對比表,從這里可以看到8.0 HD、8.0 LE和9.0、9.0+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9.0 HD的對比,我來簡單說說重點。對于使用HD的用戶,9.0的變化不大。對于使用LE的用戶,9.0就強大太多了。包括:

  對ASIO和CoreAudio聲卡的支持

  完整的延遲補償

  可同時進行32輸入端口、96個立體聲或單聲道的錄音

  256條混音總線

  可使用時間碼標尺

  完整的多軌版本Beat Detective工具

  AAF/OMF/MXF導入/導出

  MP3導出

  加入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之后,9.0用戶還可獲得:

  VCA編組

  高級automation

  環(huán)繞聲混音

  真真兒的ASIO 4 ALL:

  我在PC和Mac上都測試了Pro Tools 9+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不管用什么操作系統(tǒng),你都必須保證自己使用的是最新版本:Mac需要是10.6的雪豹版本,而Windows則必須要Windows 7,以前的Mac OS 10.5和Windows XP/Vista都已經(jīng)不再支持。盡管網(wǎng)上有用戶說他們成功在Windows XP下安裝了,但出于穩(wěn)定性考慮我還是使用內(nèi)置Windows 7 Home Premium的Dell筆記本來寫這個評測。我的本本是32位的,Pro Tools至今也依然是32位的軟件,所以正好配套。

  用上去的感覺──9.0確實就跟8.0版本一樣,直到你進入Hardware Setup里的Playback Engine里才看的出一些端倪:對ASIO和Core Audio聲卡的支持。在我的Windows本本上,我用Avid新的Mbox、Zoom R16、NI的Rig Kontrol 2和Focusite Saffire Pro 40進行了測試,除了Saffire Pro 40是火線音頻接口以外,前三個都是USB 2.0的音頻接口。我在Mac上則測試了老的Mbox 2、NI的Rig Kontrol 3和RME UFX,它們都是USB 2.0的。

  當連接Avid自家的Mbox的時候,Pro Tools默認就選中它了,跟8.0版本一樣。進入Playback Engine對話框后點擊最上邊的菜單你可以切換到任何一個連接到電腦的音頻接口(如圖2)。在Mac上,當你連接多個音頻接口之后,它們會自動創(chuàng)建出一 個合并在一起的音頻接口(如圖3)。

 

  圖2:PC上的ASIO音頻接口

 

  圖3:Mac上的Core Audio音頻接口

  對ASIO的支持確實還不夠優(yōu)雅,如果你想切換到另外一個音頻接口來用,必須先關(guān)閉當前的工程文件,切換另外一個音頻接口,再重新打開 這個工程文件。另外Pro Tools似乎也無法在它的設(shè)置界面里直接改變你的音頻接口的采樣率,所以你必須在音頻接口自己的控制窗口里完成這件事。Playback Engine對話框允許你調(diào)節(jié)緩沖區(qū)大小,但只有不多的選擇:32、64、128、256、512、1024和2056。如果你的音頻接口本身不支持其中 的某個緩沖區(qū)大小,Pro Tools自己會憤而自刎(關(guān)閉退出)。

  我測試的Rig Kontrol 2這個音頻接口就遇到了危機,它的Windows驅(qū)動并非設(shè)置緩沖區(qū)大小,而是讓你設(shè)置緩沖的毫秒數(shù),很難對上Pro Tools的口味。而Zoom的R16更是杯具,它只提供256、512和1024三個緩沖區(qū)大小選擇,不管你選擇哪個都不合Pro Tools 9的尿性。

  謝天謝地,Saffire Pro 40沒讓我的暴脾氣繼續(xù)發(fā)作出來。我可以讓Pro Tools和它的Saffire MixControl窗口同時打開來工作,可以調(diào)節(jié)所有Pro 40的監(jiān)聽總線,然后所有的聲卡輸入輸出端口在Pro Tools里都可正常被看到(如圖4),怎么調(diào)節(jié)也沒問題,不過要是想改變時鐘源的話還是必須關(guān)閉當前Pro Tools的工程才行。在我評測的過程中,Pro Tools有時會突然蹦出一個錯誤提示,也許是Saffire Pro 40的某個內(nèi)部改動惹毛了Pro Tools吧。有時你感覺設(shè)置一切正常,但突然就沒聲音了,再好的戲也出不來了,關(guān)閉再重新打開工程文件大法也沒用,必須關(guān)閉Pro Tools再開才可以。不過還好這個情況在我錄音的時候沒出現(xiàn)過,不過顯然它跟Pro 40的配合熟練程度遜于我的Cubase。

 

  圖4:Saffire Pro 40在Pro Tools 9 I/O Setup里的端口設(shè)置,點擊放大

  我在Mac上測試的時間不多,一直沒遇到問題倒是。Rig Kontrol 3和RME UFX在第一次連接Pro Tools的時候都需要到Pro Tools的I/O Setup里設(shè)置一下才呢給出聲,但設(shè)置完畢后就一切正常了。

  對ASIO和CoreAudio的支持顯然是Pro Tools 8.1 HD以來在I/O Setup里的最大變化,音軌現(xiàn)在都需要通過總線連接到輸出端口,而I/O Setup的設(shè)置現(xiàn)在也可以隨工程文件一起保存下來,方便你在轉(zhuǎn)移到其它系統(tǒng)上時更方便設(shè)置。

  最后還要提到的一點是,當你錄音的時候,Pro Tools的延遲補償系統(tǒng)會按照緩沖大小加入延遲,但對于因為模擬/數(shù)字轉(zhuǎn)換器帶來的那種很小的延遲并沒有考慮進去,就是說你的錄音總會有那么幾十采樣數(shù) 的延遲(對于我的Saffire Pro 40來說是27個采樣數(shù)的延遲)。如果你很在意這個問題,Cubase、SONAR和其它大部分DAW軟件都允許你手動輸入一個采樣數(shù)偏移值,自動調(diào)節(jié)你 的錄音來修正模擬/數(shù)字轉(zhuǎn)換器帶來的微小延遲,Pro Tools目前還沒學會這個本領(lǐng)。

  監(jiān)聽問題:

  對于那些想從其它DAW換到Pro Tools平臺的哥們,我覺得有必要對Pro Tools處理輸入監(jiān)聽的形式給你們做個說明。在大多數(shù)的DAW里,比如Cubase和Reaper,輸入監(jiān)聽是和音軌錄音獨立分開的。換句話說,你可以 讓一個音軌處于準備錄音狀態(tài)而同時不讓這個音軌進行輸入監(jiān)聽模式。這個方式適合當你使用一個獨立的低延遲監(jiān)聽/混音軟件的時候,比如用Saffire的 MixControl或RME的TotalMix聲卡軟件調(diào)音臺來監(jiān)聽。因為你可以直接通過聲卡提供的這個軟件調(diào)音臺來進行監(jiān)聽,聽到直接輸入到聲卡里的 聲音,你完全不需要通過DAW軟件來監(jiān)聽。而當你按下DAW軟件里的播放鍵的時候,你可以直接聽到軟件里才錄到的聲音。

  在Pro Tools里,一切都擰把了。準備錄音狀態(tài)的音軌和輸入監(jiān)聽是一回子事,如果你讓一個音軌處于準備錄音狀態(tài),你將聽到輸入進Pro Tools里的聲音,不管你是否從MixControl或TotalMix這些聲卡的軟件調(diào)音臺里聽到了外部輸入的聲音。除非是這樣,你要將正在錄音的音 軌靜音,或者降低它們的音量──這樣才可以,然后在你回放聽聽看錄音效果的時候你又得將它們從靜音狀態(tài)改回來,或者拉高音量。下次再錄音的時候你還得再來 一遍,反反復(fù)復(fù)無窮匱也。這不是坑爹呢嗎?特別當你要同時錄多個輸入端口的時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痛苦了(啊哈聰明的你肯定想到可以把他們通到一個混音編組 里,這樣可以一鍵靜音了,但還是要坑爹一次)。

  如果是用Avid自家的Mbox聲卡,延遲低點還好。但現(xiàn)在你要對付一堆延遲不定高低的第三方音頻接口了,你非讓它們也都通過Pro Tools 9來進行軟件監(jiān)聽而非硬件直接監(jiān)聽,簡直是閑的蛋疼。

  延遲補償:

  以前有一個特著名的網(wǎng)絡(luò)笑話,是說讓一個人停止抱怨Pro Tools LE沒有插件延遲補償而根本就是一塊板磚的時候,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拼命賺錢,收購Avid,然后親自勒令A(yù)vid的程序員加上這個功能。我不知道當初 編這段笑話的人在哪,但起碼他的笑話不再讓人發(fā)笑了(也沒準真是他真的按照笑話里說的故事暗中收購了Avid?)。另外一個事實就是:以前人們用古老的 TDM系統(tǒng)錄了無數(shù)白金唱片,也沒見有誰抱怨沒有延遲補償就干不了活的。其實就我個人的體會,在LE系統(tǒng)上插件都在使用lookahead提前預(yù)測的算 法,而音頻則可以使用外部處理器來處理,我也沒有感覺到Avid捆綁的插件導致了延遲問題,甚至主流的第三方插件廠商也沒用插件帶來了延遲問題,所以我一 直認為LE的延遲補償問題并不是毀滅性的。

  閑話少說,群眾的力量還是巨大的,LE的自動延遲補功能排在最希望增加功能的第一位,所以Avid順應(yīng)了民意,Pro Tools 9的引擎現(xiàn)在已經(jīng)支持延遲補償,而之前HD版本才有這個功能的。在進行一番測試之后,發(fā)現(xiàn)外部硬件和插件都可以很好的配合起來了。默認情況下插件的延遲補 償是關(guān)閉的,需要你打開Playback Engine菜單,這里可以選擇短(1024采樣數(shù))和長(4096采樣數(shù))兩種延遲補償模式。改變設(shè)置之后你依然需要重新打開當前的工程文件,不過之后 就一馬平川了。對于插入到調(diào)音臺上的硬件效果器,你必須自己手動調(diào)節(jié)它們的延遲補償時間,自己去試──Pro Tools沒有其它DAW的ping外部設(shè)備自動獲取延遲補償時間的功能。

  延遲補償最大的優(yōu)勢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對DSP卡的插件的處理上,比如Powercore和UAD2。不幸的是,目前我在Windows電腦上 測試了UAD2 Solo Laptop卡的情況,它導致了CPU的極具波動,根本沒法用。這應(yīng)該是我使用的音頻接口所導致的,在我寫文章的時候UAD2推出了5.7版本軟件,但依 然通過轉(zhuǎn)換器讓你在Pro Tools里用他們的DSP插件,好在Universal Audio已經(jīng)宣布他們同Avid達成了協(xié)議,將開發(fā)原生的RTAS插件,所以希望到時會有不錯的表現(xiàn)吧。

  找準節(jié)奏:

  跟延遲補償一樣,另外一個從HD版本下嫁到普通版本Pro Tools 9里的“新”功能則是Beat Detective(如圖5),這是一個自動化的打擊樂音頻編輯工具,但它同樣也可以處理其它素材。在使用Pro Tools 8的時候我曾經(jīng)接手過一個需要調(diào)節(jié)速度的活兒,我先是用新增的Elastic Audio功能來進行時間伸縮,結(jié)果得到的音質(zhì)完全不可接受。于是我想到用Beat Detective,盡管它需要大量的人肉操作,但質(zhì)量為王。尤其是它的多軌收集模式非常棒,這個功能以前只有HD用戶或者買Music Production Toolkit才能享受到,它允許你收集到多條音軌里的觸發(fā)點──比如底鼓和軍鼓的瞬時電平點,然后讓這些觸發(fā)點作為節(jié)奏去影響其它音軌的節(jié)拍,而又不會 帶來相位抵消問題。

 

  圖5:Beat Detective可分析軍鼓音軌,然后可以將它的觸發(fā)點發(fā)送到底鼓音軌,點擊放大

  時間碼標尺是做視頻配樂的標配,現(xiàn)在也在基礎(chǔ)版的Pro Tools 9里提供了。對于更深入的音頻處理工作,你還是需要買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那樣就可以用到以前HD才有的多視頻音軌(最多可有64條視頻音軌!),高級視頻編輯功能和環(huán)繞聲混音的能力。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擴展包還會給Pro Tools 9帶來VCA編組功能(如圖6),這個功能來自大型混音臺,用一個VCA推子來控制混音里的多條推子,這樣你就可以只用一個推子同時控制多個音軌的音量 了。當然你也可以將多個音軌的輸出同時發(fā)送到一個輔助音軌里來實現(xiàn)這個功能,但是VCA還有幾個優(yōu)勢,最明顯的就是推子后的輔助發(fā)送不會影響到聲音的干濕 比。

 

  圖6:我有兩個吉他音軌,每條軌都有自己的automation音量曲線,它們同時分配到混音編組被下面的VCA音軌所控制。其中的藍線就是VCA的automation曲線,點擊放大

  另外還有一些以前HD獨有的功能下嫁到普通版本里。比如Edit和Mix窗口的自動滾屏功能,方便你在大型工程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音軌。還有就是增強功能的Digibase瀏覽器,導出工程文件為文本文件的功能,遙控Avid的PRE話放的功能等等。

  真正的新功能:

  如果你是個HD用戶,又根本不想在筆記本上跑Pro Tools,那你看到這里肯定會問:我干嘛要升級到9.0?好吧,對HD用戶來說9.0的吸引力確實有限,不過其實還是可以挖掘出一些真正的新功能。

  新音軌的通路就是一個新功能(如圖7),當你點擊一個音軌的發(fā)送或輸出框的時候,以前如果你想設(shè)置一個輔助效果或編組總線的話,你需要 手動創(chuàng)建一個輔助音軌,然后為它選擇一個輸入總線,然后如果你想為這個輸入總線命名的話必須到I/O Setup窗口里?,F(xiàn)在你可以一次搞定了。選擇添加新音軌,Pro Tools不僅會問你要建立什么類型的音軌,還會自動為它分配一個沒人用的總線,并為其重命名。當然你可以用快捷鍵來完成這個操作,按住Alt可以讓所有 音軌或發(fā)送通道通入這個新音軌,Shift+Alt則是為選中音軌連接到所有輸出或發(fā)送通道。所以如果你想將所有鼓音軌都發(fā)送到一個立體聲輔助音軌里的 話,現(xiàn)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按住Shift+Alt,選擇輸出下拉條里的新音軌,并為輔助音軌命名,非常簡單。如果可以選擇讓新音軌自動獨奏就更棒了,期待 下次能更新這個功能。

 

  圖7:找一個新音軌作為發(fā)送

  說到快捷鍵的事兒,在以前的Pro Tools里當你想為音軌建立以一個新的播放列表的時候,你必須點擊Edit窗口音軌前方的那個小三角圖標。現(xiàn)在Avid為這個工作增加了一個叫做 Create New Playlist on Selected Track的快捷鍵,你可以自行定義喜歡的快捷鍵。

  哦對了,我怎么把支持EuCon協(xié)議的事情給忘了呢,這可是個大事兒。Avid收購了Euphonix,然后Pro Tools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支持EuCon協(xié)議了,Euphonix的MC Mix和MC Control就跟Digidesign的Command 8一樣親了,高端的System 5 MC也跟Avid的D-Command和D-Conrtol一樣親了。不過我燒不起這些高檔玩意,所以沒法測試了,?。不過我親眼在AES展會上看到 System 5 MC跟Pro Tools跑在一起了。EuCon仍然是一個開放標準,盡管目前還沒有第三方控制器支持這個協(xié)議,但那些使用HUI快哦告知協(xié)議的廠商可能會愿意嘗試一下 支持EuCon,畢竟多個選擇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

  最后,Avid終于允許我們自己改變Pro Tools里的聲像規(guī)則了,或者準確點叫做“聲像深度”的規(guī)則。早期的Pro Tools都是將單聲道音軌的聲像處于中間位置時默認設(shè)置2.5dB的電平,現(xiàn)在Pro Tools 9為新建的工程統(tǒng)一設(shè)置為3dB,而你則可以改成4.5dB或6dB(如圖8)。各種音質(zhì)的大牛兒們紛紛表示Pro Tools 9的聲音變了。

 

  圖8:設(shè)置默認的聲像深度,點擊放大

  開放的未來:

  在用上Pro Tools 9之后,我對Avid新的開放性企業(yè)政策深信不疑,其實我更關(guān)心他們的下一步。比如VST和AU的支持?發(fā)布開放的RTAS軟件開發(fā)包?對Macro宏腳 本的支持?對其它DAW軟件工程文件的完整支持?如果有大量用戶說“我們需要這些功能!”,那么Avid就應(yīng)該抓住機會去滿足他們。加油,Avid,我看 好你哦。

  優(yōu)點:

  支持大部分ASIO和CoreAudio音頻接口

  很多以前HD版本才有的功能都下放到了基礎(chǔ)的native版本里,包括延遲補償、時間碼標尺和Beat Detective

  更多的音軌、更多的總線和更多可同時使用的輸入端口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使基礎(chǔ)的native版本幾乎有了所有HD版本的功能

  HD授權(quán)允許用戶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使用Pro Tools軟件

  支持EuCon控制協(xié)議

  缺點:

  ASIO支持還不像大多數(shù)DAW軟件那么穩(wěn)定

  并非支持了所有第三方的音頻接口,只包含那些可以提供較小緩沖的音頻接口

  輸入監(jiān)聽功能依然不夠靈活

  64位版本在哪里?

  還無法良好的支持UAD2加速卡

  對HD用戶來說幾乎沒有新功能改進

  價格:

  Pro Tools 9盒裝版(包括一個第二代iLok狗):4200元

  以前的Pro Tools LE升級到Pro Tools 9盒裝版(不包括iLok狗):2200元

  以前的Pro Tools HD升級到Pro Tools HD 9盒裝版(不包括iLok狗):3100元

  Pro Tools HD 9不提供單獨銷售(當然了,你沒HD硬件買HD版的干嘛?)

  Complete Production Toolkit 2:13940元

  在2010年10月4日之后購買/注冊Pro Tools HD 8升級或Pro Tools|HD系統(tǒng),可免費獲得Pro Tools HD 9

  iLok狗需要單獨購買(如果你沒有的話)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博中音響,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lián)系或有侵權(quán)行為聯(lián)系本站刪除。(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許可,不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guān)注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wǎng)公眾號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邳州市| 文安县| 巴东县| 林芝县| 樟树市| 饶阳县| 郴州市| 巴彦淖尔市| 逊克县| 乌兰县| 江山市| 静海县| 大余县| 徐水县| 海门市| 雅安市| 庆城县| 深州市| 卢湾区| 独山县| 墨竹工卡县| 常山县| 东安县| 上饶县| 朝阳县| 凤山市| 中西区| 凯里市| 潢川县| 伊春市| 星座| 盐亭县| 巴彦县| 吕梁市| 瓮安县| 芦溪县| 曲周县| 云霄县| 孟州市| 韶山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