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nheiser MK4 大振膜電容話筒用戶體驗第二站——大四學生
來源:博中音響 編輯:windy 2011-10-21 08:10:59 加入收藏
8月初博中音響專職小編風塵仆仆順利抵達中國戲曲學院二教新媒體藝術(shù)系SoundDesign Programme——音響藝術(shù)設計專業(yè)學生音樂工作室之一D17(沒想到國戲如此前衛(wèi)的同學可以去墻角畫圈圈了),此次前來目的只有一個,hold住一名大四學生進行強制回訪(此人令我來回奔波六小時,故使用“強制”一詞hold住本大俠的霸氣風范)。
走入校園的感覺是鳥語花香,尤其是大步行走在這座承載著中國文化精粹的最高學府更是令小編心曠神怡。即便是暑假,校園里仍可耳聞名家唱段的各種功房現(xiàn)場版,小編最愛于昆曲,想起“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這些經(jīng)典名句,就不得不令人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閑話說了一點點(懷疑的眼神吞沒了我),火速進入正題。
在D17見到了這位貌似有點像周董的江南才子——黃旭,剩下的任務交給小編的錄音筆,接下來看它能否順利完成任務。
一、問:黃旭同學請你給大家簡單介紹下自己吧,你也可以聊聊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玩音樂,玩音樂給你帶來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答:我是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shù)系音響藝術(shù)設計即將進入大四學年的學生。上大學之前就在北京上專業(yè)課,我在北京的時間接近五年。
第一次接觸音樂,在小學二年級,少年宮的合唱隊,愛唱歌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初三開始學習古典吉他,高一開始接觸鋼琴和一些基礎的音樂制作軟件,高三開始系統(tǒng)的學習音樂制作和錄音藝術(shù)。
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抒發(fā)自己的心情,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都可以通過音樂傾訴。
二、問:你能否介紹一下自己在進行MIDI和錄音創(chuàng)作時所用到的設備?
答:我平時用的設備是一臺Lexicon FW810s聲卡,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鼠標,兩個移動硬盤,一個MIDI鍵盤,我最喜歡用鼠標點著做音樂。因為還是學生,所以沒有太多的經(jīng)濟來源,但是MIDI和錄音想要出好東西,設備是滿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通常會根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chǎn)品,比如這次的MK4話筒,可能也是因為它和我平時的創(chuàng)作風格很對口,所以我打算購買一支,以后再通過接活賺來的資金慢慢升級現(xiàn)有設備。
三、問:作為一名還需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生,在使用MK4進行這次demo的錄制時,從前期錄音到后期混錄你都有什么樣的收獲?
答;這一次的demo,是一首挺悲傷的情歌,名字《給從前》,這是一個想要說出自己心聲的歌。而我使用MK4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個話筒非常適合這首歌的感覺,因為它非常的靈敏,而且高頻非常清晰,這就使得人聲很清澈,而且在離的近的情況下也不會有太多低頻,而是會給人一種耳語的感覺,正是我需要的,以至于我在錄制完成之后幾乎沒有做什么調(diào)整,就覺得聲音很合適。我認為做一首歌的話,要把人聲當做一樣樂器,其他的樂器都是伴奏,要為人聲服務,所以我所做的處理,都是把人聲放在首位,所有的處理都是為了讓人聲更清楚,而對我而言,MK4直接避免了后期大調(diào)EQ的繁瑣步驟,僅需稍作調(diào)整,就能達到目的。
四、問:那么在你使用之前,你對MK4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答:我對MK4的第一印象。從視覺上來看,長相還算普通,相較于某些大的出奇的大振膜電容話筒,它算挺小了,但是又比普遍的那些電容話筒大一些,而且顏色上不像普遍的那種銀灰色或者黑色,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馬上就能記住它的長相。
從聽覺上來說,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晰,再仔細聽,就是太清晰了,如果再仔細聽,就是尖銳的清晰,任何一點嘴里的聲音,都會被捕捉到。
五、問:按照你平時主要的創(chuàng)作與錄音風格,如果能進一步改進MK4,你希望改進哪些地方能令它更完美?
答:
1、從外觀上來說,包裝有點太單薄,而且應該再送個防震架之類的東西
2、可能是設計的原因,低頻不夠飽滿,如果低頻能飽滿的話我想銷量會更好,因為這就是一個普及型的話筒,很多音樂愛好者都會考慮選擇這個,但是他們肯定是買一個話筒錄所有東西,比如吉他,如果用這個話筒錄的話,中低頻肯定不夠。
3、價錢我就不多說了,不過我希望更低~(小編畫外音:要不白送再倒搭點?)
六、問:你的近期活動和未來規(guī)劃是什么樣的,作為一名步入大四的學生,你覺得當前你專業(yè)方面的重點是什么,你計劃如何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
答:近期在蘇州市會議中心,8.21,大房子樂隊演出,我作為鍵盤手(大部分歌曲)和吉他手(幾首歌)演出。并且利用最后一個暑假多做一些作品發(fā)布在我的豆瓣主頁上(site.douban.com/kevinhwang)。
開學就是大四的學生了,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切忌浮躁,首先我需要認真的做好自己制定的畢業(yè)作品,并且多接觸與專業(yè)有關(guān)的各方面知識和實踐,為畢業(yè)和工作打下基礎,特別是多參與錄音、擴聲、編曲方面的實踐工作。
怎樣提高自己……我覺得還是要腳踏實地一點點的走,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要用大量的時間去鉆研,我會寫更多的音樂,更完善自己的風格。以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在小編打算結(jié)束采訪時,黃旭已然由初見時的沉默轉(zhuǎn)變成了幽默型大話嘮(這莫非是音頻工作者的共通點?!善哉,善哉……)眼見此狀已超出宇宙所能控制范圍,加上工作另有安排,小編只能在抱憾的情緒下急中生智拷走了《給從前》的Demo版火速轉(zhuǎn)戰(zhàn)場地,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能與黃旭同學合作,很逗的一位創(chuàng)作新新秀。
評論comment